首頁 | | | 資訊中心 | | | 貿金人物 | | | 政策法規 | | | 考試培訓 | | | 供求信息 | | | 會議展覽 | | | 汽車金融 | | | O2O實踐 | | | CFO商學院 | | | 紡織服裝 | | | 輕工工藝 | | | 五礦化工 | ||
貿易 |
| | 貿易稅政 | | | 供 應 鏈 | | | 通關質檢 | | | 物流金融 | | | 標準認證 | | | 貿易風險 | | | 貿金百科 | | | 貿易知識 | | | 中小企業 | | | 食品土畜 | | | 機械電子 | | | 醫藥保健 | ||
金融 |
| | 銀行產品 | | | 貿易融資 | | | 財資管理 | | | 國際結算 | | | 外匯金融 | | | 信用保險 | | | 期貨金融 | | | 信托投資 | | | 股票理財 | | | 承包勞務 | | | 外商投資 | | | 綜合行業 | ||
推薦 |
| | 財資管理 | | | 交易銀行 | | | 汽車金融 | | | 貿易投資 | | | 消費金融 | | | 自貿區通訊社 | | | 電子雜志 | | | 電子周刊 |
非法集資: 是違反國家金融管理法律規定,向社會公眾(包括單位和個人)吸收資金的行為。
基本特征: 同時具備非法性、公開性、利誘性、社會性。
1.主導型案件。指保險從業人員利用職務便利或公司管理漏洞,假借保險產品、保險合同或以保險公司名義實施集資詐騙。
主要手段有:
犯罪分子虛構保險理財產品,或者在原有保險產品基礎上承諾額外利益,或者與消費者簽訂“代客理財協議”,吸收資金;犯罪分子出具假保單,并在自購收據或公司作廢收據上加蓋私刻的公章,甚至直接出具白條騙取資金。
2.參與型案件。指保險從業人員參與社會集資、民間借貸及代銷非保險金融產品。
主要手段有:
保險從業人員同時推介保險產品與非保險金融產品,混淆兩種產品性質;保險從業人員承諾非保險金融產品以保險公司信譽為擔保,保本且收益率較高;誘導保險消費者退保或進行保單質押,獲取現金購買非保險金融產品。
3.被利用型案件。指不法機構假借保險公司信用,誤導欺騙投資者,進行非法集資。
主要手段有:
不法機構謊稱與保險公司聯合,虛構保險理財產品對外售賣,進行非法集資;將投保的險種偷換概念或夸大保險責任,宣稱投資項目(財產)或資金安全由保險公司保障,進行非法集資;偽造保險協議,對外謊稱保險公司為投資人提供信用履約保證保險,同時以高息為誘餌開展P2P業務;假借保險名義,以籌建相互保險公司、獲取高額投資收益為名吸引社會公眾投資,或者以“互助計劃”、眾籌等為噱頭,借助保險名義進行宣傳,涉嫌誘導社會公眾參與非法集資。
購買保險過程中要盡量做到“三查、兩配合”,識破假保險:
1. 查人員
要求保險銷售人員出示執業證,并通過保險中介監管信息系統對其進行驗證。
2. 查產品
通過保監會與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、保險公司官方網站驗證保險產品真偽。
3. 查單證
要求銷售人員提供正式保單,可至保險公司官方網站或咨詢保險公司客服鑒別保單真偽。
4. 配合做好繳費
選擇銀行轉賬方式直接向保險公司繳納保費,不要隨意將現金直接交給銷售人員。
5. 配合完成回訪
積極配合保險公司進行回訪,以保障自身權益,否則消費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落入騙局。
01 02